第630章 建交趾(二)(2 / 4)

作品:《家父李景隆,逍遥小国公

到了大明洪武年间,朝廷向辽东、北平运输粮饷,也都是使用海运。

直到洪武二十四年,黄河在河南原武县决口,漫过安山湖,会通河泥沙淤积,济宁至临清之间的运河无法通航,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就此宣布搁浅。

而李弘壁之所以举荐宋礼主持疏浚运河,原因无他,历史上这位名臣之所以名垂千古,就是因为他奉命开浚会通河。

事实上,自从永乐二年开始,朱棣就开始营建北京,物资运输同时使用海运与河运,但是问题在于海运风险重重,路途远,途中损耗巨大,而河运的路线,从长江、淮河抵达阳武,征用山西、河南的丁壮,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一百七十里,进入卫河,途径八个递运所才能到达,百姓劳役负担沉重。

所以朱棣想要迁都北京,那么大运河的问题就必须要解决,尤其是会通河这关键地带,会通河四百五十多里,其中三分之一淤塞。

但是,不管在历朝历代,疏浚运河治理河运,这都是一件必须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事情。

永乐王朝初期,大明内忧外患,朝廷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,根本没余力去顾忌这会通河。

直到永乐九年,为了恢复运河航线,确保漕运畅通,朱棣采纳了潘叔正的建议,让宋礼与刑部侍郎金纯、都督周长一起疏浚治理。

宋礼前后为了治河长达十数年之久,以尚书之尊亲赴前线,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贯通了大运河,为大明立下了卓越功绩,他本人也因此被尊为河神,名垂千古,流芳百世!

姚广孝见李弘壁陷入了沉思,没好气地笑骂道:“这不是你举荐的人才吗?”

“黄福此人倒是位贤才干吏,你为何要将他闲住,反而举荐宋礼呢?”

李弘壁笑而不语,意味深长地回答道:“黄福未来的成就,不在治河,而在南方!”

“南方?”姚广孝若有所思,随即脱口而出。
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安南?”

李弘壁点了点头。

“如果所料不差的话,安南战事差不多也快平定了。”

“只要张辅和盛庸按照我们之前的计划行事,那么陈添平就会死无葬身之地,然后我大明就可以宗主国的名义郡县安南、重建交趾!”

与此同时,升龙城。

陈添平满脸阴沉地坐在主位上面,身旁聚集着大量陈朝遗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