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章 立秋(4 / 4)
作品:《年代:四合院里的手艺人》徐慧真想了想,微微颔首道:“主任大娘,这事我就不发表意见了,全凭街道的领导做决定就是。”
蔡全无道:“那我也不发表意见了。”
主任大娘有点没好气的看了他们一眼道:“我今个是来问你们的,你们倒好,又把皮球提回来了,等于什么都没说。”
徐慧真笑了笑没有说话,蔡全无也是一言不发。
主任大娘道:“得,那我回去就实话实说,街道领导怎么决定就是他们的事了。”
说完就挎着布包离开。
范金有显然知道些什么,在食堂里忍不住频频向那边望。
见到主任大娘离开,他连忙追上前询问。
两人说了几句话,范金有有些心不在焉的返回,显然并没有在主任大娘那里得到想要的答案。
……
热燥燥的一天过去,立秋到了。
立秋是我国的“四时八节”之一。
所谓“时节”一词也是由此而来。
而贴秋膘儿是老京人过立秋节必不可少的习俗。
在炎热的夏天,人们的胃口受天气、卫生环境的影响,难免有厌食之感,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,被称为“苦夏”。
一旦立秋,虽仍然很热,但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,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吃点好吃的想法,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。
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厚的美食佳肴,首选就是吃肉,用吃肉的方法把酷暑失去的膘重新用肉补回来,所以被称为“贴秋膘儿”。
旧时吃炙子烤肉,老京人必去“南宛北季”。
“南宛”指临近宣武门的烤肉宛,主要烤牛肉,“北季”则指位于北城什刹海的烤肉季,以烤羊肉闻名。
其次是“咬秋”,也叫“咬瓜”或“吃秋”。
清人张焘写的《岁时风俗》中早有记载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免腹泻。”
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、北瓜、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,于立秋日吃下,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。
咦,这北瓜是什么瓜呢?
大家有没有知道的!
今个,陈雪茹要在家里请客。
临近中午,徐得庸一家三口穿戴整齐出门。
路上,恰好看到有拉着一车西瓜的驴车正在一店铺门口卸车。
店门口支起了棚子,有五分钱一斤的“花皮大西瓜”和八分钱一斤的“黑绷紧西瓜”。
“黑绷筋”,滚圆的黑青皮,黄沙瓤、黑籽,沙甜、汁水少。
用自来水拔凉了,切牙儿,吃进嘴里绝对美滋滋!
旁边的罩子里还有切好的“黑绷紧”,一毛钱一芽儿,黄壤红籽儿娇艳欲滴地逗引着路人的食欲。
售卖员手持一尺多长的片刀熟练的操作,旁边几个小孩眼馋的看着这一幕。
他们手里就几分钱,就等着买边边角角切不成块儿的西瓜……。
……
(本章完)